夏至是夏季的重要节气,自古以来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在这一天,民间会准备各种传统食品,以祈求平安、健康和丰收。夏至饼、馄饨、面条和豌豆糕等美食,都是夏至节气的代表性食品,而不同的食俗也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寄托。
夏至饼是夏至节气的经典食品之一,半月形的饼外形与北方的面食韭菜盒子相似,但取材和做法不同。最普遍的做法是把艾草捣碎,与麦粉和在一起,再在饼中间加入适量的甜豆沙馅,将饼放在烧热的锅里烤熟。夏至饼虽然其貌不扬,但吃起来清新爽口、甜而不腻,是老少皆宜的正宗绿色食品。
在江南水乡的无锡地区,夏至日有吃馄饨的习俗。馄饨历史悠久,古称“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取混沌之意,相传吃了馄饨可得聪明。夏至这天吃馄饨时,有的人在馄饨里拌面条,吃了馄饨可以免“疰夏”,而用面条的长比拟夏至的长昼时间,取长寿的好彩头。
夏至面也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夏至这天,北方各家面馆人气很旺,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豌豆糕是夏至节气的清凉食品之一,人们多不思饮食,才让小孩先吃豌豆糕开胃。这项食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山西旅游概览》说,“夏季的清凉食品,是太原市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大东关饭店厨师贾得旺制作的豌豆糕早已扬名晋阳”。
夏至蛋也是夏至节气的特色食品之一。民间以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烂。” 夏至当天,将整鸡蛋煮熟,用红纸或红色染料将蛋皮染红,再用一个小网袋装上,系上少年、儿童的前胸,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再剥去蛋壳将蛋吃掉。这一食俗主要在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地区流传。
除了以上几种传统食品外,还有许多地方特色的夏至美食。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食俗故事,让这些美食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