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心脏病学:二十年风雨历程与未来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24-05-26 11:37:15编辑:何刚

介入心脏病学,作为一门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春风而来的医学领域,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它每一次的突破都让人为之怦然心跳,每一次的进步都给人类带来新的奇迹。北京、上海、天津等十九座城市都在诉说着“介入心脏病学”的故事。

国内介入心脏病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也是最具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程。2010年的CIT大会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紧邻鸟巢、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交通十分便利。

CIT由中华医学会、CIT理事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主办,美国TCT、欧洲EuroPCR、日本CCT、南美洲的SOLACI、CRT和AICT共同协办。2010年的CIT会议将于2010年3月31-4月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千名心血管病学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将齐聚一堂,共话学术。

介入心脏病学:二十年风雨历程与未来发展探讨

在这次大会上,与会者就介入心脏病学的国际最新科研动态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探讨。此次大会意义非凡,为解决心脏病、心血管病等问题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直接PCI可以及时、有效和持续地开通IRA(梗死相关动脉)。建议“进门-球囊开通”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对于12小时内(特别是3-12小时内),特别是对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如有条件应行直接PCI。对于发病超过12小时,但仍有缺血症状、心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建议行直接PCI。

CIT成立8年来,已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品牌性介入心脏病学学术盛会。在广大心血管介入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医师及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CIT呈现出更多亮点与看点。我们期待着介入心脏病学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