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一个充满喜悦与期待的阶段,但同时也是孕妇身体经受巨大考验的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一些平时可能不会发生的疾病却可能侵袭母体,如妊高症、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等。而其中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便是子痫前症。那么,子痫前症究竟是什么呢?
子痫前症,通常在妊娠的后半期(即妊娠20周以后)出现,表现为产妇高血压(血压大于140/90mmHg)并伴有蛋白尿或水肿。这一病症的发生率约为2%到10%不等。
为了及时识别并应对子痫前症,了解其临床表现至关重要:
血压上升:子痫前症患者会出现血管收缩现象,导致血压上升。若孕妇的血压持续上升至140/90 Hg,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子痫前症。
体重异常增加:孕妇体重突然快速上升可能是子痫前症的预警信号。正常情况下,妊娠期间每周体重增加约一磅。若产妇体重每周增加超过2磅或总体重增加6磅以上,应怀疑是否可能发展为子痫前症。
蛋白质异常:子痫前症患者蛋白质的产生通常在高血压和体重过度增加之后。随着子痫前症的严重程度增加,蛋白质的含量也会上升。
头痛:轻微子痫症患者头痛较少见,但严重子痫前症患者头痛的频率会增加。这种头痛通常位于前额部分,且一般的止痛药难以缓解。子痫症发作前往往伴有严重的头痛。
上腹痛、视觉模糊:上腹部疼痛、视觉模糊是严重子痫前症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患者即将发生子痫症。
值得注意的是,子痫前症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使得孕妇很难察觉到其存在。因此,定期的产前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健康风险,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