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尿路结石的治疗。其原理在于利用体外产生的高能量冲击波,经特定反射体聚焦于结石位置,将其击碎成细小颗粒,随后这些碎石通过尿路随尿液自然排出体外。然而,碎石后的处理同样重要,正确的措施能够加速碎石的排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碎石后的首要任务是休息。在碎石后的三天内,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下床活动,并采取患侧卧位。这样的体位有助于减缓碎石颗粒的排出速度,降低形成石巷的风险。此外,少数患者在接受哌替啶止痛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此时卧床休息一天通常能够缓解这些症状。
三天之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嘱适当增加活动量,这有助于促进结石的排出。活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尿路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饮水与补液是排石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尿液的冲洗作用对于排石至关重要。建议患者每天饮水量控制在8000毫升左右,以确保充足的尿量。如需补液,应将输液量纳入总饮水量中进行综合考虑。
针对不同部位的结石,患者可以采用不同的体位来协助排石。例如,肾下盏结石患者宜采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倒立体位)进行排石,这样效果会更好。
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药溶排石因其对肾功能影响最小而成为首选。但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药物种类。
1、复查时机也是排石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简单的结石,一般排石比较顺利,可以在碎石后的7~10天进行腹平片复查。而对于复杂的大结石,患者需密切注意排石情况,如出现梗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进行腹平片或B超复查,以便及时处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排石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休息、活动、饮水与补液、体位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措施,可以加速碎石的排出,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