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作为肝功能的关键指标,其正常水平反映了胆红素产生与肝胆排泄之间的动态平衡。胆红素是血红素蛋白分解的产物,包括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这一指标的测量主要用于反映血清中黄疸的程度,因其不受其他色素的干扰,故可靠性高。
当总胆红素水平偏高时,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因为不同的病因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总胆红素升高,评估其严重性不能仅凭此一项指标。实际上,总胆红素增高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溶血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输血后溶血)、肝胆疾病(如肝炎、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急性黄色肝萎缩以及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等。
除了疾病因素,一些生活习惯和状态也可能导致总胆红素升高,如长期疲劳、过度肥胖和某些药物的摄入。这些情况下,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或停止相关药物,总胆红素水平可能会恢复正常。例如,因饮酒过量导致的总胆红素升高,在戒酒后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然而,对于由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总胆红素升高,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这些疾病导致的胆红素升高通常难以完全治愈,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进行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因此,当发现总胆红素偏高时,不应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最重要的是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并据此评估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
参考文献:
[1] 林松元. 《怎样看体检报告单》. 福建科技技术出版社. 2019年1月.
[2] 桑圣刚,阎国钢. 《教你看懂化验单》.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