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它形容了那种“一方有意、一方无意”的感情状态,特别是在恋爱中的“单相思”或“暗恋”现象。这个成语源于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等经典古籍。
原句“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来自《喻世明言· 第十三卷 张道陵七试赵升》。后来在《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中也出现了这句话。这个成语原本是描述凋落的花瓣随着流水飘去的残春景象,后来被佛家禅林用来比喻一厢情愿的恋爱。
禅宗用落花流水的比喻来解释心灵对事物的感知。人的“眼见”等间接功能被比喻为落花,而人的真心则被比喻为“水”。一般情况下,人们只能用眼睛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无法深入感知其整体性特征,这就好比“落花有意随流水”。然而,“水”是随缘而流动的,不是死水,所以这种“眼见”往往无法真正体察到真心的存在,就像“流水无情恋落花”一样。
因此,“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单相思的困境,也揭示了人们往往只能看到表面而无法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