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景区、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也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白帝城原名子阳城,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割据蜀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诗篇,有“诗城”之美誉。白帝城为西汉末年公孙述所建,他在此屯兵积粮,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自称白帝(25年),遂于此建都,所建城池紫阳城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刘秀入川,公孙述战死,白帝城毁于战火。如今,城墙遗迹仍清晰可见。在公孙述称帝的12年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后人为怀念他,在白帝山上建庙,立其像祭祀,故称“白帝庙”。白帝庙坐落在瞿塘峡口的白帝山上。远远望去,红墙显影,树木葱郁,楼台亭阁点缀其问。朝霞如锦、彩云缭绕之时,更有仙山琼阁之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伐吴,败于夷陵,退守白帝城,最后病死于永安宫。宫址在今奉节师范学校内,即刘备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处。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白帝城被毁,仅存白帝庙。明正德八年(1513年),四川巡抚林浚以公孙述为“叛逆者”,不可立庙,毁公孙述像,另祭祀江神、土地神和汉伏波将军马援像,改称“三功祠”。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四川巡抚朱廷立改祀刘备、诸葛亮,更名“义正祠”。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川巡抚段锦增塑关羽、张飞及诸葛亮祖孙三代像。取“明君良臣,千秋垂范”之意,改名“明良殿”。清同治十年(1871年),奉节知县吕辉重修白帝庙,形成如今的格局。
-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