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着各种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年龄的认识,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
对于100岁的老人,我们称之为“期颐”。这个称谓源于汉代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其中提到:“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这段话的意思是,到了百岁的时候,老人的饮食起居需要依赖他人的照顾和供养。因此,“期颐”这个称谓是对百岁老人的尊称,也表达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
除了“期颐”这个称谓,还有很多其他的称谓用于称呼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例如:
初生的婴儿称为婴儿,不满周岁的称为襁褓。
2至3岁的孩子称为孩提。
女孩7岁称为髫年,男孩7岁称为韶年。
10岁以下的孩子称为黄口。
13岁至15岁的孩子称为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的孩子称为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为金钗之年,13岁称为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为及笄之年。
16岁称为碧玉年华,20岁称为桃李年华。
24岁称为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为摽梅之年。
男子20岁称为弱冠。
30岁称为而立之年。
40岁称为不惑之年。
50岁称为知命之年。
60岁称为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为古稀之年。
80岁称为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为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称为期颐。
1、还有许多其他的称谓用于称呼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如童年为总角或垂髫,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老年为皓首或白首,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年龄的认识,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