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正月十三被认为是一个凶日,被称为“杨公忌”。人们相信在这天外出办事可能会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或意外事故,因此很多人选择待在家中不出门。这个忌日源于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根据“二十八星宿”顺数订定的“杨公十三忌”,其中包括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等十三个日子。这些日子被视为凶日,不能用于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活动。
其中,正月十三是老令公杨继业战死的日子,被认为是一个大事勿用的凶日。为了纪念杨继业这位保国忠良,人们用各种形式表彰他的功绩,并将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传说宋太宗赵匡义中了辽国计策,前赴北国会谈,杨家将在杨继业率领下前往保驾北征,行兵到两狼山前,杨继业认为此次行兵犯了地名之忌,自己姓“杨”,“羊”遇“狼”,又遇两“狼”难以取胜,告诫子弟官兵都要小心。然而,在战争中,杨家将遭遇埋伏,兵败滩,杨家将受到严重损伤。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短寿一命亡;三郎马踏肉泥浆;四郎流落在番邦,五郎怕死当和尚;七郎乱箭一命亡;李陵碑前碰死了杨老将;只剩一个杨六郎。最终,杨家将兵败失了散,这一天,正月十三日,成为了杨家将的忌日。为了纪念保国忠良,人们将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