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报纸行业为了增加销量,纷纷登载低俗的连环画。其中,一份报纸以“黄孩子”为形象,开始涉及色情、暴力等内容。随后,这类书刊和报纸逐渐被称为“黄色书”、“黄色报纸”。而“黄色”一词也逐渐成为了淫秽、色情的代名词。
据记载,“黄色”一词起源于19世纪末的报纸竞争。当时,报业巨头普利策和赫斯特为了吸引读者,在报纸上刊登了大量充满刺激性的报道和奇闻轶事。其中,普利策刊登了一组低级趣味的连环漫画——《河干小径的黄色孩童》。这幅漫画迅速带动了报纸的销量。受到这个漫画的启发,赫斯特也在《太阳报》上创造了一个“黄孩子”的形象,成为报纸的线索。他的报纸以“黄孩子”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充满色情、仇杀、暴力的世界。这种类型的新闻因此被称为“黄色新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色”一词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颜色象征(代表淫秽、堕落等负面意义)演变为对不良内容的普遍形容。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扫黄”是指清除淫秽的书刊、录像带等不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