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拼多多从“五环外”转战纳斯达克,Aauto更快获得主流之外的上亿用户,趣头条默默发展到4000万DAU,“下沉市场”或“新兴市场”成为近几年的热词。
然而很多人忽略的是,五环外是“品多多”的根据地,品多多却要完成一场攻城战才能占领市场中心,完成他们的第二阶段飞跃。然而,这种逆向发展并不容易。品多多人专门为下沉设计的发展模式,以及五环外深刻的品牌烙印,最重要的是对抗五环内的对手,都为品多多人进城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慢公司更快变成狼。
在今年6月Aauto quickent发出内部信,宣布其计划在春节前达到3亿DAU后,你可以明显感觉到Aauto quickent加快了步伐。Aauto Quicker不仅要争取更多的“老铁”,还要扩大一二线城市的用户份额。
最近,Aauto quicks产品端的一个重大变化是Aauto quicks概念版测试的上下滑动进给流模式,应用到了Aauto quicks新版本的产品中,将原来的双进给流模式移到了第二页的关注栏。双馈流模式更注重用户的选择,上下滑动的单馈流更注重算法推荐。Aauto Quicker希望用机器算法向用户精准推荐更多内容。
在内容层面,Aauto Quicker也在大力更新。一直以来,Aauto Quicker的特点就是乡土气息的文章。但如何让整体内容更加时尚,才是五环内吸引用户的关键。Aauto Quicker最近的动作是引入制度化运营的MCN。
2018年7月,Aauto Quicker发布了MCN招聘海报,并推出三种扶持方式吸引MCN入驻。回顾当时的招募海报,Aauto Quicker对参与合作计划的MCN机构的支持包括运营独家支持、产品功能有限体验和商业化支持。
事实上,Aauto Quicker在早期并没有更多地关注MCN机构。Aauto quickless中MCN负责人张展曾描述,很多mcn入住Aauto quickless后普遍找不到对接人,这是Aauto quickless在内容推荐上对平权、普惠理念的执着追求。但现在Aauto更快地意识到,MCN系统化生产内容的能力是提高文章内容水平的重要途径。
五月美人的首席运营官告诉科技星球,他于2018年8月首次入住Tik Tok和Aauto Quicker平台。早期靠自己起家,在Aauto上更快的陆续孵化出“惠子酱”、“首席舵手和猪”等美妆专家。今年5月,与Aauto更快建立了官方合作关系。当时正处于机构的瓶颈期,Aauto更快的提供了内容指导等改进建议。“接完电话我很兴奋,和导演有个会,准备内容。Aauto快一些的官员也在关注本站们,一定要做出成绩。”
May美妆、追求人文关怀的路店等MCN机构成为了Aauto quicks的合作伙伴,Aauto quicks平台的内容占比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城市用户。
到目前为止,Aauto Quicker在拥抱MCN方面的成绩还不错。2018年下半年以来,已有600多家机构密集入驻a auto faster,覆盖大部分总行,覆盖20个垂直细分领域6000多个账户。这些账号发布了80万部作品,总播放量超过2000亿,粉丝增长3亿。
Aauto Quicker在一二线城市争夺用户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保持与Tik Tok的差异化。如今,Tik Tok的内容越来越制度化,用户认为内容越来越不真实。“你们两个不认识我吃地铁”“我就是相信爱情,给我弹出个裙子链接”之类的用户评论屡见不鲜。如果以后的演绎越来越多,如何坚持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做一个时间博物馆的理念,这是一个难题。拼多多撕掉了五环外的标签。
拼多多是五环外市场崛起的典型,在淘宝和JD.COM忽视的下沉市场中发展迅速。但是,已经成长起来的拼多多也面临着市场天花板限制的问题。虽然下沉市场仍有增长红利,但一二线城市的存量市场已经足够庞大,拼多多不能忽视五环内的市场,进行硬性的市场拓展。
极光大数据最新报告也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拼多多44.2%的新增用户来自二线及以上城市,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持续上升。拼多多必须能够证明自己能够在一二线城市站稳脚跟,股价能够赢得华尔街的青睐。
足智多谋的黄征为拼多多做了升级路线,主推“限时秒杀”。限时秒杀知名品牌正品,以实惠优势进军一二线城市,是拼多多的核心发展战略。连续两年618,拼多多的“限时秒杀”已经站上了C位。尤其是今年618,拼多多限时秒杀交易比去年增长了320%。
从一二线城市用户的反应来看,拼多多也正在获得部分用户的认可。最近北京某球群突然出现了拼多多的链接。"拼多多补贴,詹姆斯15只需要989元."这双鞋原价1366元,秒杀可以便宜377元。当买过的人背书说这些鞋是正品的时候,就没人在意拼多多是五环外商家平台的固有印象了。
这是拼多多为了抢占——球鞋的男生奢侈品市场而推出的“大品牌驾到X潮鞋”活动的一部分,其中椰子鞋和Jordan系列的价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调。当然,这个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预计拼多多的想法是,与其投入广告提升品牌美誉度,不如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口碑传播。
拼多多也将这一策略作为常用的营销手段。据悉,自今年6月1日起,拼多多联合品牌共同补贴100亿元现金,对全网人气最高的10000件商品进行让利销售。其中,6月6日下午3点的促销活动是重头戏,“100亿补贴”大大推动了一批热门产品的上市,包括1888元的戴森吹风机和729元的ReFa瘦脸仪,均为行业最低价。
从2018年苹果手机降价400元,到2019年扩大到10000个品类,拼多多的限时秒杀业务在增长。据Latepost later报道,拼多多将成立独立事业部,限时秒杀。面对阿里淘宝成立独立事业群、JD.COM成立独立事业部的下行挑战,拼多多正试图开辟一个上行战场来缓解压力。
作为拼多多贡献DAU最多的业务,限时秒杀不仅是拼多多一个业务的简单成败,也是决定拼多多上限的关键因素。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2018财年GMV总额为4.82万亿元,其中淘宝26.89亿元,天猫21.31亿元。拼多多只有4716亿,和阿里不在一个级别。拼多多必须拿下五环内的用户、GMV等数据,才能和淘宝竞争。
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淘宝和JD.COM还没有“觉醒”利用限时秒杀来降低价格补贴,只是权宜之计。拼多多要想胜出,关键在于其一直倡导的柔性供应链(C2M)。虽然C2M要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拼多多已经小范围实践了。
比如今年618,拼多多与小家电领域的“民族品牌”格兰仕合作,利用平台数据对平台用户进行精准开发和爆款推广。根据拼多多公布的数据,整个618期间,格兰仕定制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几十万。这种能力的普及是拼多多在五环内站稳脚跟的关键。有趣头条的自我转型之路作为下沉市场的三大巨头之一,进入五环也是一个必须的话题。
自从今日头条推出极速版,Aauto Quicker推出快表,采用与趣头条相同的线上赚模式后,趣头条在下沉市场的模式优势不再一枝独秀。走进五环,在今日头条腹地作战,成为“围魏救赵”的必要之举。趣头条的首席运营官在36Kr接受陈思慧采访时,对方也明确提到要用不同的产品进入五环。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趣头条进入五环最大的障碍是产品模式和内容需要升级。五环内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的特点,使得用户对金币模式兴趣不大,而对内容质量有更高的需求。而且五环内的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一点资讯等产品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有趣头条找到差异化竞争的路径并不容易。
有趣头条的媒体沟通会上也提到了这一点。近日,趣头条创始人谭思亮曾反思,趣头条过去的主要产品都是冲进一二线,没有从产品对用户吸引力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些激进。以前趣头条进军一二线城市的策略有点尴尬,现在看来趣头条已经想通了办法。
首先,内容升级是有趣头条的必经之路。最近趣头条下的读米小说内容被相关部门约谈,体现了内容升级的必要性。有趣头条的内容一直存在比较复杂的问题,所以2018年底,有趣头条号推出了加强内容监管的‘放心计划’,最近还提到了加强内容审核等相关解决方案。
此外,还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产品矩阵,将趣头条打造成更加游戏化、娱乐化的内容平台,这是趣头条赢得五环内外用户的重要手段。“游戏、文章等。会在趣头条APP的主要产品中占比越来越大。”谭思亮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提到,趣头条的短文章还在内部研发中,但已经确定不会被经济模型煽动。
从目前来看,有趣头条在一二线城市赢得用户并不困难,升级压力与日俱增。财报显示,趣头条第一季度净营收11.188亿元,同比增长373.3%。净亏损约为6.9亿元,较去年一季度的净亏损3.026亿元有所扩大。在下沉和五环市场找到更多的用户,通过广告和电商实现更多,是相继更换CEO和有趣头条负责人后,有趣头条最想要的结果。
时至今日,下沉市场仍有发展空间。根据麦肯锡和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个人消费将从2016年的29.6万亿元增长到65.3万亿元,超过66%的增长将来自下沉市场。
但下沉市场的玩家开始不约而同地拓展一二线城市的市场。无论是出于地盘之争,还是在竞争对手腹地开辟战场等原因,这场升级战都是必须完成的战役。只有他们成功打入五环,拼多多才能突破天花板,成为下一代“TMD”或“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