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周杰伦

发布时间:2023-10-11 12:15:30编辑:裘韦

80、90后的偶像,不用刷,立体的流量偶像,可以没有代表作。但是,二次元世界里有一群明星艺人。他们有流量,有大作,有粉丝,但不是“大活人”。

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2019年毕丽毕丽动漫线下活动Bili Bili宏链接(简称BML),我们近万人观看了迄今为止国内最强阵容的虚拟偶像演唱会,见证了初音未来、洛天依和b站吉祥物的合唱22、33。

虚拟偶像的待遇早就不亚于真实偶像了。全息投影在舞台上塑造他们的动作和造型。声音来自合成软件,舞台是灯光的海洋,粉丝在呐喊。

从虚拟偶像到虚拟主播,圈子二次元更亲民。

《BML》应该是一场少有的年轻男性比例很高的演唱会。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线下现场近万名观众,很大一部分是虚拟艺人的年轻男性粉丝。他们可以披着撑巾,拿着发光的撑棒,连续坐三个小时,为舞台上的灯光组成的虚像呐喊。

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BML也在网上文章。这一次,虚拟艺术家的全息音乐会吸引了600多万观众。在这场BML全息演唱会中,舞台上的虚拟艺术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虚拟偶像”,比如Vsinger旗下的中国虚拟偶像洛天依,以及更广泛认可的初音未来。

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初音未来可以说是虚拟偶像中的大咖。它诞生于2007年,它的粉丝自称“骑士”。早在2010年,它就成为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Hatsune Miku)由Crypton Future Media Company基于VOCALOID语音合成引擎开发,它被设计成一个留着蓝色长发、穿着未来主义制服的女孩。初音未来二次造型打造的“初雪之声”形象也出现在今年的BML上。

在BML现场,初音未来用“现场中文”与观众互动。但现场弹幕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粉丝骑士团刷屏的“见殿下”,还有粉丝们表达同量渴望的声音。

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洛天依,出生于2012年,是第一个进入VOCALOID家族的中国虚拟偶像。她的身材被设定为一个15岁的女孩,她的性格被设定为柔软、可爱、温柔、自然,她的声音是从中国配音演员山新和日本歌手路奈采样。洛天依早已出圈,不仅上央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还和三原歌手合作。目前VOCALOID家族有很多虚拟偶像。

每个偶像的正版音库价格在680-780元人民币之间。购买音库后,乐迷可以自己作曲、编曲,因此可以通过音库合成音乐作品。今年初音未来和洛天依也首次同台演出。你可以理解为两个来自不同经纪公司、不同母语的歌手和艺人同台合唱。

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另外,《战斗吧歌姬》的六位虚拟偶像相当于虚拟艺人领域的女团,各有特色,通常会一起表演。第二类属于“虚拟主播”,如绊爱、白雪公主、姬美娜等。日本虚拟主播绊爱在中国被粉丝称为“爱酱”,拥有数百万核心粉丝。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

今年6月30日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BML》是其在中国的首次大型演出。绊爱自称“人工智能”,在幕后运营团队的运作下,主持了软银苹果的上市和电影《阿丽塔》的首映,并担任“日本观光官方大使”的重要职务。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

HIMEHINA是一个虚拟艺术家团体,在YouTube上拥有超过46万粉丝,文章内容包括封面、舞蹈和现场比赛等。相比于自称人工智能的绊爱和没有三维本体的HIMEHINA,这次BML上还有一位相当特别的虚拟主播“灵元优撒”。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

b站UP主凌源佑萨,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经过专业的歌唱训练,她以卡通少女的身份在b站发布了vlog等歌曲和文章。《灵源尤萨》的内在风格来自于一个相当低调、隐蔽的三维活人,对外以虚像的形式出现。这种新的表演形式得益于文章网站的兴起和动画全息技术的成熟。即使是虚拟艺人轮流上台,成像和音源质量也有些参差不齐。

全息图像的保真度与建模技术密切相关,尽管这些虚拟艺术家编排了舞蹈动作,具有现场舞蹈的美感,相当梦幻。但也存在四肢僵硬、表情基本靠眼睛、整体缺乏细节等bug。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在二次元世界收获粉丝。

只要有人是粉丝,什么都可以成为明星。

BML已经从2013年800多人高喊的小型演出,成长为持续三天,聚集数万人的大型演唱会。也是每年最有意思的线下活动之一。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线下近万人呐喊,线上600多万人围观,在舞台和屏幕上追逐一个虚拟的影子。这种偶像化的方式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但是一个虚拟艺人走红的方式基本上和三原的操作套路差不多。

初音未来和洛天依早年主要以音乐作品在亚文化圈流行。粉丝通过音频合成软件制作相应角色的歌曲,上传到社区。这些虚拟形象对UGC生态的依赖性很强,也有大量被改编和恶搞的文章、图片和表情包,但在粉丝眼中依然是偶像和歌手。以绊爱为代表的虚拟主播以更加亲民的方式深入人心。

除了发布大作、开演唱会,还出现在文章、游戏解说和各种综艺节目中。他们拥有比洛天依和初音未来更开放的内容生态。这些虚拟主播和立体主播一样,非常重视与粉丝的互动,更敏锐、更迅速地把握互联网的流行文化,包装出来的形象往往更贴心、更娱乐、更萌、更可爱。

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即使越来越多的虚拟偶像打着AI的幌子,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仍然是依靠人肉来操作,从而包装出独特的人物魅力。这个套路还是遵循经典的造星公式:偶像=技能点人定流量。换句话说,包装虚拟偶像和包装真实偶像没有区别。只要有粉,有流量,什么都可以成为明星。

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

今年5月,b站董事长陈睿在Q1 2019年发布的分析师会议上解释了他在虚拟主播业务上的增长。第一季度,虚拟主播的增长非常强劲。本季度,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名虚拟主播在b站开播,观众接近600万。b站凭借现有的虚拟艺人UP、聚集的粉丝以及粉丝围绕虚拟艺人创作传播的文章内容,显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虚拟偶像社区。

无论是、王者荣耀、尹还是腾讯动漫,这些团队都推出了层出不穷的虚拟偶像。但能盈利赚钱的人并不多,更多时候是把他们当做自己游戏和产品的周边。但是初音未来和洛天依本身并不是外围产品,而是外围产品的主要来源。他们的成功也证明了兼具二次元属性和偶像属性的虚拟艺人能够有效连接粉丝经济相关的二次元产业,因此具有相当大的商业价值。

初音未来和洛天依,双重和偶像属性,不仅仅是粉丝经济,更是一种“以人为本,陪伴经济”,都是针对年轻人的生意。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虚拟偶像和主播在社区培养新的娱乐消费基础。随着他们从二次元走出圈子,年轻人对虚拟艺人的消费场景,从音文章作品到艺人的综艺、演唱会,到达文章、短文章。

Z世代正在影响国内娱乐消费,引领互联网社交娱乐方式。但是追虚拟艺人的人数和社交平台刷流量明星的人数相比还是少的。限制虚拟艺人普及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虚拟艺人的成像和交互的技术仍有待突破,内容形式过于单薄,无法支撑全套人群,偶像培养和变现的模式还不成熟。

目前,较早占据粉丝心智的初音未来、满足中国市场VOCALOID音源需求的洛天依、家里有强矿的绊爱,依然是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的虚拟艺人。虚拟偶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本地虚拟艺术家及其粉丝的数量正在增加,但仍相对较少。

  •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