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的迁徙行为是受到多种因素诱导的。为了繁育后代,候鸟需要寻找适宜的温度和环境,因此不得不进行迁徙。科学家认为外界环境刺激可以改变鸟体内分泌,从而产生传宗接代的要求,进而促使鸟类进行迁徙。
候鸟是随季节定时迁徙的鸟类,它们通常在一个地方产卵、育雏,然后迁徙到另一个地方越冬。有些候鸟的迁徙距离非常远,例如金鸥每年秋季从北冰洋迁往南半球的阿根廷越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原地繁殖后代,往返距离达到2万公里。
然而,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法则,鸟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没有摒弃“迁徙”这一行为呢?是什么力量迫使它们进行如此长途跋涉?它们又是怎样准确无误地往返两地?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这些问题,但至今仍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一些科学家认为,候鸟的迁徙是由自身“能量消耗”驱动的,称之为“能量消耗论”。迁徙需要耗费许多能量,如鸟从北方迁飞南方,昼夜所消耗的能量比在30℃定居条件下要多6倍。但在气候温和的南方,能节约大量用于调节体温的能量。所以,在越冬季节,“迁徙”所消耗的能量比“定居”的多得多。
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候鸟迁徙是遗传的结果,称之为遗传诱导论。这种迁徙习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的冰川时期。当北半球冰雪时节到来之时,部分水鸟曾飞离故乡去寻找利于觅食的地方,当这些水鸟第一次进行这种迁徙时,其它水鸟则留在故乡。然而到翌年秋天,当寒潮又侵袭时,去年未迁徙的水鸟受到同伴的诱导,便加入了迁徙的队伍。年复一年,日久成习,迁徙的队伍逐渐扩大,终于形成了候鸟的每年大迁徙。
候鸟的迁徙行为既受到自身能量消耗的驱动,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尽管科学家们仍在深入研究这个领域,但目前仍没有得出一个完全一致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