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āo xióng”,它描述的是骁悍雄杰之人,通常是指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个词语在历史小说中经常被用来形容某位历史人物。
枭雄有着凶狠专横的一面,例如在《文选·陈琳》中的描述:“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 张铣 注:“枭,恶鸟也;雄,强也。言操如恶鸟之强也。” 而在《晋书·李特载记论》中也有所提及:“世传凶狡,早擅枭雄,太息剑门 ,志吞井络。”
1、枭雄也被用来形容骁勇雄豪的人,如《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中的描述:“ 刘备 以枭雄之姿,而有 关羽 、 张飞 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而《三国演义》中也描述刘备为“枭雄”,并指出他“久留于蜀而不遣,是纵虎入室矣。”
在历史长河中,枭雄也被视为强横之徒或雄豪杰出人物。例如在清 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中提到:“群盗就哺无术,岂能持久,将见枭雄日渐消沮。”而章炳麟在《代议然否论》中也表示:“田不自耕植者不得有……旷土不建筑穿治者不得有:不使枭雄拥地以自殖也。”
枭雄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它可以形容人的性格、行为和成就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