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是南朝时期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编选的,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了许多诗集,但《昭明文选》以其独特的编选标准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昭明文选》收录了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的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为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萧统认为经史诸子都应以立意纪事为本,不属词章之作,只有符合“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标准的文章才能入选。这为后世提供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标准,也标志着我国文学选本的成熟。
《昭明文选》选材严谨、注重词藻,所选作品大多是典雅之作。它被历代文人视为文学的教科书,千余年来流传不衰。大诗人杜甫教育儿子要“熟精文选理”,而宋代更有“文选烂、秀才半”的俗谚。这足以证明《昭明文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昭明文选》的诞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它对古今文体做了全面的阐述、辨析和整理,是中国第一部按体区分规模宏大的文学总集。这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学总集编纂的先河,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料和编纂经验。
《昭明文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编选标准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而萧统作为其编纂者,也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