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顾名思义,是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普通股票。这种股票是由中国的公司发行,主要供国内机构、有关组织和个人(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投资者)使用人民币购买。在财经杂志和股票网站上,你经常会看到这个概念,那么A股究竟是什么呢?
A股中的“A”并没有特定的意思。它主要用于区分人民币普通股票和其他种类的人民币股票。A股并不是实物股票,而是以无纸化的电子记账方式进行交易。它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限制,主要参与者为机构和个人。
从1990年开始,我国的A股股票数量从仅有的10只开始,到1997年底增加到720只。与此同时,A股的总股本也增长到1646亿股,总市值为17529亿元人民币,与GDP的比率达到了22.7%。到1997年,A股的年成交额高达30295亿元人民币。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A股股票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上市公司的股票分为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股票市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A股市场、B股市场和H股市场。其中,1990年底创建的A股市场无论是在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在市场的总市值上,都是股票市场的代表。
2015年4月12日,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布通知,明确自2015年4月13日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这意味着,自然人和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开设多个A股账户和封闭式基金账户,上限为20户。之前只能在一家证券公司拥有一个证券账户的股民,现在最多可以在20家证券公司开设20个账户。
在A股交易中,交易单位为“股”,100股等于1手。委托买入的数量必须为100股或其整数倍。如果委托数量不能全部成交或遇到分红送股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零股(不足1手的为零股),零股只能委托卖出,不能委托买入零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