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天宫,位于秦淮河畔,是历代帝王建造的寺庙宫殿的集结地,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二千多年前。如今,这里已成为南京市博物馆的所在地,馆内展示的文物和化石,如南京猿人头鼻化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朝天宫的建筑格局、样式和营造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其历史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更具有科学价值。这里的景观和建筑,如东西牌坊、下马碑、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和敬一亭等,无不是历史的烙印,文化的瑰宝。
朝天宫的景点景观东西牌坊外原各有下马碑一块,仅存西边一块,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碑高2.8米,宽0.62米,厚0.31米,文字系双钩楷书。现在朝天宫附近的“东止马营”、“西止马营”街巷名称,均因此碑而得名。“万仞宫墙”照壁面临运渎,全长近百米。照壁南侧有四个砖刻大字“万仞宫墙”,每个字约1米见方。仞,是度量单位,我国古代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万仞宫墙”出自《论语·子张篇》:“夫子之墙高数(万)仞,不得其门而入”,意思是赞喻孔子知识渊博,道德文章水平非常之高。宫墙两端各有砖坊一座,三间三拱门,中门较高大,上面有砖刻横额,东为“德配天地”,西为“道贯古今”。这八个大字都是曾国藩所书。泮池位于万仞宫墙北侧,水池为半圆形,周围有石栏杆,称为“泮池”,是文庙标志性建筑之一。泮池下部原有两组涵洞与宫墙外的运渎相通,池水终年不竭。抗战期间泮池曾被填平,1970年重新开挖,现与运渎已不再相通。棂星门为文庙大门,四柱三间牌坊,面阔15.5米。“棂星”古代传说是文星,“其状屈曲勾连”,以棂星门称,意思是文庙府学培养的人才,为国家所用。棂星门后是文庙一进院落,东西各有两间厢房,东边为文吏斋、司神库;西侧为武官斋、宰牲亭。文吏斋、武官斋是文武官员参加祭孔典礼时休息、斋沐的地方;司神库、宰牲亭分别为存放孔子神主牌位和制作三牲供品之所。大成门取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意。大成门面阔29米,因为旧时门两旁曾陈放綮戟等用作迎接封建帝王或钦差大臣用的仪仗,又称戟门。大成门分左中右三门,中门专供皇帝祭祀时出入,亲王、郡王走左右两门,一般官员只能走戟门两端的“金声”和“玉振”小门。“金声”、“玉振”之名亦出自《孟子》。大成门后为文庙二进院落。大成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五进七间,面阔43.30米,进深18.76米。大殿前后两廊均有巨形木柱,殿前露台宽敞。露台四周有石栏杆,称为“泮池”,是文庙标志性建筑之一。
朝天宫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对孔子的崇敬和纪念到对古代礼仪制度的展示和传承,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到对南京地方文化的补充和完善,朝天宫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南京朝天宫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于一体的建筑瑰宝。无论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还是对于热爱旅游和探索的人来说,这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