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马可出生于长春。自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她的设计才华开始崭露头角。在“第二届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中,她以“秦俑”系列获得大赛唯一金奖,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星。同年,她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亚洲风”亚洲十佳服装设计师作品展,进一步扩大了她的国际影响力。
马可的设计生涯在199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个人时装发布会,并被评为首届“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日本“朝日新闻”将她评为“中国五佳”设计师之一,进一步证明了她在国际设计界的地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马可继续在设计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进。她创建了例外品牌并担任设计总监,同时也在国内外参加了一系列展览和时装表演。她的作品在CHIC98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上大获好评,并获得了“质量评比”和“设计创意”双项金奖。
2006年,马可在珠海创立了无用设计工作室,这标志着她的设计理念开始向更深层次发展。她将传统民间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无用设计工作室后正式注册成为公益组织:无用手的艺术中心,进一步体现了马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2007年,马可首次参加巴黎时装周,发布作品“无用之土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贾樟柯拍摄的纪录片《无用》也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进一步提升了她的国际知名度。
2008年,作为首位中国服装设计师,马可受邀参加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发布作品“奢侈的清贫”。同年,她获得了第11届克劳斯王子基金奖及入选英国“国际年度设计大奖”候选人名单。她的作品“无用之土地”也在伦敦V&A博物馆举办的“创意中国China Design Now”当代艺术设计展览中展出。
在随后的几年里,马可继续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发光发热。她被香港设计中心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荣誉,荣膺“2010年世界青年领袖”,作品“无用之土地”在荷兰海牙博物馆举办的“高级时装历史回顾展”中展出。她还参加了“What’s Next-30×30创意展”,作品《奢侈的清贫》赴荷兰鹿特丹参加“daring design”展览。
然而,马可在事业的高峰期选择退出例外品牌艺术指导的职务,专注于无用品牌建设及专人定制事务。她创建了珠海无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专注于无用品牌建设工作。这显示出她对于自己的理念和理想的坚持。
近年来,马可的设计作品不仅局限于时尚领域,而是延伸到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上。她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人传达过自求简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由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她的设计作品中,也反映在她的生活方式和公益事业上。
马可的设计生涯是一部充满创新、挑战和坚持的传奇。她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设计师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设计师,再转变为一位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她的故事不仅展现了设计的力量和美好,更彰显了人性的善良和对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