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都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这种炎症主要影响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可能伴随疼痛、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本文将对外耳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详细介绍。
外耳道炎的常见病因有多种,其中包括空气湿度大和温度较高,导致腺体分泌减少,降低局部防御功能。此外,外耳道局部环境改变,如水进入外耳道,导致皮肤受损,也容易引起感染。其他原因包括分泌物持续刺激、外耳道皮肤损伤以及身体抵抗力下降等。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耳部灼热感、胀痛,并在病情发展时可能加剧。同时,外耳道可能会流出稀薄或脓性的分泌物。慢性外耳道炎则常表现为耳痒、不适和少量分泌物流出。游泳或洗澡时水进入外耳道,或因挖耳导致外耳道受损,都可能诱发急性感染。
诊断外耳道炎时,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外耳道的充血、肿胀,甚至狭窄和脓性分泌物。此外,医生还会进行实验室检查,以了解感染的具体微生物种类,从而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治疗外耳道炎时,首先需要清洁外耳道,保持其干燥和引流通畅。医生会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通常会选择广谱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治疗。同时,为减轻症状,还可使用鱼石脂甘油纱条进行局部敷用,或使用镇痛药和镇静剂。对于严重的外耳道炎,可能需要全身应用抗生素。
预防外耳道炎的关键在于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和干燥。改掉不良的挖耳习惯,避免在脏水中游泳,以及避免水进入外耳道内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通过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外耳道炎的风险,保护听力健康。